
行动力不足与亲子关係探索

在爱与怨的交织裡,看见灵魂的出口—小莉的家族排列故事
作者:王昱婷疗癒师
案例故事
小莉的出生,本应是家族的喜悦。然而,一场饭局上的承诺,却在她还未睁开眼时,就改写了命运。
她的父亲是一位市长,在酒桌上对长官随口应允:「若这胎是女儿,就送给您收养吧。」于是,刚落地的小莉,便被抱走,交给一个陌生的家庭。
养父待她如珍宝,疼惜无比,彷彿要用尽一切弥补她的缺口;但养母却冷漠疏离,甚至怀有恶意。她曾用尖锐的言语羞辱小莉,甚至暗暗伤害她。
在那样的黑暗裡,唯有养父的温柔,是她唯一能紧紧抓住的光。然而,这份光,也终究被夺走。当生父得知养母的恶行,他愤怒地将小莉接回原生家庭。小莉再度失去了依靠。
她回到生父身边,却迎来严厉的管教与无情的鞭策。寒冬夜裡,她曾因一个错误被罚站整夜,地板冰冷,双脚僵硬,而父亲就站在旁边,冷眼守望。母亲呢?她只是沉默地在一旁,无力阻止,也无力拥抱。
自此,小莉的心裡,留下了三道深深的裂痕:
多年来,小莉始终深信:养父因思念自己而鬱结成疾,最终脑瘤夺走了他的生命。即便在排列现场,养父的代表告诉她:「这病源自我的生命业力,与你无关。」
她依旧摇头,泪流满面——因为她需要相信,自己的存在,曾如此重要,重要到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死。在那一刻,她的哭泣,如决堤般倾泻。她痛骂、怨恨、拒绝,甚至不愿喊生父一声「爸爸」。
然而,这一切,却是她第一次,赤裸裸地承认:「是的,我痛;是的,我怨。」她的灵魂,终于鬆动了一线。
家族排列视角
1. 隐形忠诚
小莉透过「持续受苦」来守护与养父的情感。这是典型的「对缺席者的隐形忠诚」。
2. 停留于童年
她的内在冻结在「被带回原生家庭的那一刻」,虽然长大成人,却始终以受伤孩子的眼光看世界。
3. 投射与误解
她将养父的死亡,误解为「因思念自己」。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投射,使她背负不属于她的罪感。
4. 疗癒契机
排列的意义,不在于立刻化解,而是允许她「看见并承认自己的感受」。她能哭出来,就是疗癒的开始。
治疗与陪伴的方向
海宁格曾说:「爱能流动,生命便能延续;爱若停滞,灵魂便被困住。」今天的小莉,依旧紧抓著怨与痛,却也第一次让泪水奔流。泪水提醒著:爱虽被遮蔽,却未曾消失。「当我们愿意把父母放回心裡,我们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。」
这条路或许遥远,但小莉已经踏出第一步。那一步,就是灵魂回家的方向。
昱安阁工作室 - 王昱婷疗愈师
Tel :( 02 ) 2701-8696 Fax:( 02 ) 2522-3987
台北巿大安区信义路三段156号5楼之3
5F.-3, No. 156, Sec. 3, Xinyi Rd., Da’an Dist., Taipei City 106, Taiwan (R.O.C.)
https://www. yutingwang-healing.com
Email: yutingwang.healing@gmail.com